letters(牛!浙大小伙儿两获学校最高级别奖学金,论文登上《Science》)

作者:访客 时间:2023年08月07日 15:44:26 阅读数:15人阅读

实验室里,一位年轻人安静而忙碌地调试着设备,身影时常隐没于连接着数不清的电源线路的设备里面。他便是今天采访的主人公——宋超。

宋超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现在是浙江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在读,年纪虽轻却已两获竺可桢奖学金,如今对标当今科研最新领域——量子科技


letters(牛!浙大小伙儿两获学校最高级别奖学金,论文登上《Science》)

在常人的印象中,物理研究是非常枯燥无味的,然而在采访时,宋超却提到了19次“幸福”,他表示:“能够从事一项能让自己感到自豪的工作,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吗?

这些感受从何而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位物理新星。

科研之路:从开始到未来,热情只增不减

宋超在很小的时候求知欲就非常强,会用橡皮泥捏出各种各样的小玩具,也尝试过把收音机拆开来玩,“当时就是想造一台跟电视机一样厉害的机器。”现在他“终于走在了这条路上”,他的确是在研究一台机器,不过并不是电视机,而是量子计算机

那么何为量子计算机呢?

用算盘计算,是改变并观察算珠的位置这一物理状态;用笔记本电脑计算,是通过半导体元件电位的改变计算和读取;而量子计算,就是通过对一些量子的特性改变和观察,并将其转化为它所代表的数据信息读取出来。现在所使用经典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量子计算机的差距,就相当于电脑和算盘的差距


letters(牛!浙大小伙儿两获学校最高级别奖学金,论文登上《Science》)

宋超正在稀释制冷机旁操控量子芯片

“我从小就想造出一台很厉害的机器。量子计算机这个理想非常遥远,甚至可以说是物理学界的一个圣杯,如果真的造出来了,那么绝对会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变革性的作用。”

儿时真挚的想法,随着时间推移仍然在心中保留了最初的种子,并且生根发芽。2011年,宋超从浙江省德清高级中学考入浙江大学,开始了在量子领域内的探索。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他被量子力学深深吸引,原本打算毕业就出国的计划,也因手头的科研项目而搁置。

“王浩华老师觉得我们的这个项目坚持下去,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希望我能留下来。我当时受到这样的鼓励,也确实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习很多东西,所以就决定留下来了。”


letters(牛!浙大小伙儿两获学校最高级别奖学金,论文登上《Science》)

“其实这个决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留下来就意味着,在别人都出国升学深造的时候,我需要在没有任何身份的情况下在实验室做科研。”可是这些和他所热爱的量子力学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在导师和并肩奋斗的伙伴的陪伴与鼓励下,宋超走出了迷茫期

作为主要人员之一搭建了多个高性能多超导量子比特测控平台,完成了多个原创性实验,两次刷新固体器件上量子纠缠比特数的世界纪录,在《Science》,《Nature Physic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著名国际学术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被引频次数累计超过200,其中2篇一作,4篇共同一作,他们团队的量子操纵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letters(牛!浙大小伙儿两获学校最高级别奖学金,论文登上《Science》)

letters(牛!浙大小伙儿两获学校最高级别奖学金,论文登上《Science》)

“我把背后交给你”

独木不成林,在量子计算机发展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群开路者的形象,而这也正是宋超最为看重的。“我希望你们不要把整个重心落在我一个人身上,因为这么多成就和我的团队成员们密不可分。”“这么多年来团队之间培养出来的默契是我最珍视的。”

他们的团队里有本科生、博士生和专业教师,会议三天一大开、两天一小开,多年的并肩作战,让他们对于某个问题的“横眉冷对”磨练成了现在的“一个无声示意眼神,默契指数就爆发”。

这种默契关系被宋超形容为“我把背后交给你”的一种高度信赖的关系,“你把这件事做好,然后我在你的基础上再向前一步,我们大家环环相扣,最后把整个成果做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努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团队的合作才是重要的。”


letters(牛!浙大小伙儿两获学校最高级别奖学金,论文登上《Science》)

除了行动上的默契以外,大家对待前进路上的各种情况和意外的态度则是他们的另一种默契。“遇到困难,就意味着发生了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事情,而这正是我们正在寻找的东西,他背后可能会蕴藏着更加深刻的物理规律。”

比如在一次science文章成果的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一些量子比特之间“好像存在某些未知的相互作用,量子信息会转移,量子的状态会突然改变”,这种现象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让他们原本的实验课题“差点做不下去了”。

但当他们换一种角度去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种全新的物理现象。于是他们干脆停下来去研究这个中途出现的问题,最后认定这是以前很多物理学家曾提出过但没能在实验上实现的量子比特的相互作用。就这样,一个棘手的拦路虎被他们转化成了通往新的未知世界大门的钥匙

“科研研究的是未知的现象,发生意外事件是非常正常的。正是因为有很多意外的东西才值得我们去研究,然后也正是因为我们把未知变成已知,会收获很多的想不到的成果。”这是宋超和他的团队共同的心声。

letters(牛!浙大小伙儿两获学校最高级别奖学金,论文登上《Science》)

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学长有话说

在科研路上,学长经历过挫折与困难,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让我们来听听学长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吧!

一,“我希望大家能有一定的紧迫感,或者说是对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掌控度。”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经常忙得稀里糊涂,宋超认为对时间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时间的效率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多去了解一下自己这个领域最前沿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也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宋超认为了解了前沿成果以后,会发现自己有很多需要去深入挖掘的事情,我们也更能明白自己的不足,对以后要走的路做好一定程度的准备,当真正踏上路时才不会茫然无措。

三,“不要用身体上的勤劳去掩盖你思想上的怠惰。”我们会下意识地去先做一些简单的没有挑战性的事情以及重复性的劳动,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先去做最重要的事情,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是宋超在科研过程中感受很深的一点,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做到,从而少走一些弯路。


letters(牛!浙大小伙儿两获学校最高级别奖学金,论文登上《Science》)

一路走来,学长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和蜕变,慢慢地平衡生活和科研,更加能发现和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和点滴至真,从当初那个觉得在做实验的时候感冒就会好的疯魔小子变成了现在这个阳光、爱笑、懂生活、爱生活的男孩。他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在学习和科研之余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懂得享受生活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宋超和他的伙伴们一定能遇见更好的风景,而我们也将遇见更好的他们。



文字作者:浙江大学微讯社 邱鑫禹 | 周龙珠

图片来源:受访者本人提供、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

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周龙珠

责任编辑:周亦颖